心理健康

MENUS
数理天地

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家庭教育因素浅析

    2018-06-28 15:18:39  点击: []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关键期,其年龄阶段正是生理状况的巅峰阶段,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看,患各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然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关键期,其年龄阶段正是生理状况的巅峰阶段,仅从躯体健康的角度看,患各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然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其主要来源是来自家庭教育因素。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人数增多、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大学生心理问题己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日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未来更大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能力差、角色转换慢、自我认识不客观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们往往对于大学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想象。可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以后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与想象中相去甚远。原来在初高中时的优越感在大学校园里可能已经荡然无存,不免心理产生落差。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自信心不足、目标感差、生活茫然
            大学校园里“高手云集”许多学生已经丧失了原来在中学时期的优越感,加上原来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培养出什么可以增加自信的能力,自我价值实现水平较低,一时难以在其他方面找到成就感,这样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加上寒窗苦读时间较长,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学生在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并没有看到应有的“收获”。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混乱、目标感丧失,生活茫然,生活学习处于一种“混日子”的状态。长期下去学生积极性丧失.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3.学习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极端的。有的是学习动机过强,有的是学习动机过弱。这两种状态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动机过强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长期下去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造成自卑心理,严重者还会发展成各种神经症。
    4.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现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人际关系问题却恼不已。在与人交往时很难换角度替别人着想,经常产生心理不相融,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技巧。
    5.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
            据专家分析:当代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知、情、意”不统一,往往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更是薄弱,不能很好的管理和控制自己。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夫妻部落”及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数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新人类们”受到网络等不良宣传渠道的影响,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真正了解的却不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缺乏对这一问题的统一指导,而一些情侣因为是否要发生性行为而吵架分手。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爱除了性还有责任,学生往往因为恋爱问题而陷入困惑,造成心理创伤。正确的认识恋爱、认识责任,理智的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份。
    6.其他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除以上几个比较突出外,还存在一些其他个别的心理问题。上述几个问题在心理健康的层面上讲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心理问题及神经症,或是心理精神疾病。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上述一般心理问题发展而来的,也有些异常行为属于心理问题的极端表现形式。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很高的相关关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早期经验对人后期发展的影响深远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当代大学生在上大学、独立生活之前基本上都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所提供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其早期经验的主要来源,父母也对其人格心理的形成负有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过耳濡目染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体能否健康成长、成才,能否顺利走完人生道路,家庭教育是重要因素,而家长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自信、自爱、自尊,被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本钱;没有它们,建立成功快乐人生只是梦想。这三项也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有了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素质来。
            自我价值不足就是自信、自爱、自尊不足,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在当代大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说他们欠缺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公德心等,也都包含在这个范围里。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断的累积,到了足够多的时候,便会感觉人生是成功快乐的。”事物能够带给你的价值直接决定了你对事物的爱护程度。越能为我取得所追求价值的东西,我就越会爱护,自己越有能力也就越爱自己,所以我们必须先有“自信”才会有“自爱”。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尊。一个受到很多人爱护的人必然受到很多人的尊重。一个人也必须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而别人也才能尊重他。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他出生后的整个成长过程里,凭着每天的人生经验总结累积而发展出来。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尤其是当个体的主观经验还不足以对刺激鉴别的情况下,隐患是巨大的。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些隐患的突显时期。诚然,学生的心理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都与家庭教育又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些都是构成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面对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转变。我们不但要尽可能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要在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时,联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提高心理免疫力,逐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
    下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 15 号    邮箱:jcb@sdbi.edu.cn    
电话:0535-6925081    招生热线:0535-6925121 / 6925081
copyright(c)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鲁ICP备09053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