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MENUS
数理天地

心理健康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8-04-27 15:14:11  点击: []

    随着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很多高校都纷纷采取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措施,而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则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实施难度大、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性不高、教育范围狭窄等问题,所以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措施。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难度大

    关于学生心理教育,我国教育部门早已经颁布了相关文件,并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件的颁布虽然使一些高校实现了心理课程的开设,也取得了相应效果,但因诸多不利因素(如传统教育模式因素、专业课程因素、学校及老师重视因素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长久的开展下去,甚至有的高校出现了虚设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现象,即没有真正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敷衍式的完成教学任务[1]。

    1.2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性不高

    据了解现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都不是心理专业出身,多数是以前教育思想政治课的老师通过相关考试后转化而来,所以在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还很欠缺,所以导致这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任务式工作。

    1.3心理健康教育范围狭窄

    大学生心理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及社会压力等造成,只是心理问题的程度不一样。对此,很多高校为节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降低学校相关投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缩小,即只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以实现其心理治疗,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过于单一,不利于整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第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长效机制”是指专门为了每一职业的长期发展构建起来的一种长效性制度,具有持续性特征,这种机制构建在高校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是科学的、合理的、重要的和必要的。进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去看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持续性制订长远的心理教育目标;第二,要基于社会学角度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制定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第三,在制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长效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需求,并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制定出符合大学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第四,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性和动态性来实现,以此从根本上将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解决[2]。第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一,扩宽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不仅仅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对其他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二,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如心理课程的开设、专题报告的组织和讲座开展等,以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其三,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需求来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可以在每一门课程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其四,高校图书馆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书籍的购买量,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引导;其五,要根据大学生常发生的学习问题、恋爱问题、社交问题和就业问题,构建针对性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3]。第三,提高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其一,利用多样化教育模式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实现大学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其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音乐式教学等。例如,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心理专家、心理老师、心理相关书籍等),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然后由协会针对大学生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心理剧场活动、心理漫画竞赛活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月25日)等,以此来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上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下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 15 号    邮箱:jcb@sdbi.edu.cn    
电话:0535-6925081    招生热线:0535-6925121 / 6925081
copyright(c)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鲁ICP备09053622号